十二因缘是什么,佛家十二因缘是什么

说起十二因缘,我们就不得不提起缘起法,因为十二因缘正是佛陀在缘起法的基础上,重新提出的,这其中主要是按照缘起论来对人生进行分析,它将人生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的环节,因此下面就来详细说说,这十二因缘到底是什么。

>>>>>太倒霉想转运?这几招让你除晦气、借气改运!迎好运!<<<<<<

十二因缘之无明

所谓无明,即是心中的无知,即包括不明善恶、不明佛法教义、不明人间道德、不明世间法理,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,也是人作恶的基础。

十二因缘之行

所谓行,意思就是人的行为举止,它是根据无明来分善恶的。

十二因缘之识

识就是修行积累的意思,在前世积累了一定的因果后,从而轮回为今世。

十二因缘之无色

无色的意思就是由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和合而形成的身心。

十二因缘之六入

六入,即人在胚胎时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入完备,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。

十二因缘之触

就是指人出生后与世间接触。

十二因缘之受

人接触世间万物后得到的反应,比如喜怒哀乐等等。

十二因缘之爱

对苦有强烈的憎恨,对乐有热烈的渴望,强烈的欲求或渴望,就是爱。

十二因缘之取

取即追取。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,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,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,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,此即为爱的一种体现。

十二因缘之有

有即因果业力,为爱所取后让自己得到的事物,业力和因果的具体体现。

十二因缘之生

生的意思就是,现在所做的一切因,待感应后成了果,必定能够来生继续转世修行。

十二因缘之老死

生老病死,这是事物的循环,也是轮回的体现。

推荐阅读:学佛之人能皈依多个师父吗?学佛之人的禁忌佛学者自我修行之法

什么是十二因缘 佛教对于人生过程的划分方法不止一种,佛教经典论述较多的是“十二因缘”说(亦称“十二缘生”说)。“十二因缘”说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、周流不停的部分。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:行缘无明,识缘行,名色缘识,六入缘名色,触缘六入,受缘触,爱缘受,取缘爱,有缘取,生缘有,老死缘生。无明灭即行灭,行灭即识灭,识灭即名色灭,名色灭即六入灭,六入灭即触灭,触灭即受灭,受灭即爱灭,爱灭即取灭,取灭即有灭,有灭即生灭,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。一切众生,不能见于十二因缘,是故轮转生死苦趣。更详细简介请看: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8743.htm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

《入法门论》科解(十八):十二因缘

阿王诺布帕母 著

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

【注】

所谓四有,即生有、本有、死有、中有。

生有就是投胎的一刹那。

本有就是投胎后至死有的阶段,也是有情生存的期间,此有胎内五位和胎外五位之别:胎内五位就是羯逻蓝(译为凝滑或杂秽,指四大将凝固位——托胎后的最初七日间)、頞部昙(译为疱或如胞,指在羯逻蓝上渐生薄皮的时候——第二的七日间)、闭尸(译为血肉或软肉,指血肉凝结未坚的第三周间)、键南(译为坚肉或硬肉,指既成为固体的第四周)、钵罗奢佉(译为支节,即五根将完备,生五识时的第五个七日至出生的第三十四个七日间);胎外五位就是出生以后至死亡的期间,即婴孩、童子、少年、盛年、老年。

死有就是命终的一刹那。

中有就是死后至生有之间。

有情如此经四有的顺序永无止息地痛苦循环,这就是生死轮回。

转自佛教正法中心: http://www.tbdchq.org/menu.php?cat=detail&id=1234750951

十二因缘是哪十二? 十二有支,也叫十二因缘,十二缘起。原出《阿含》经典,包括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处(六入)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十二支,称为“十二有支”。

这种结构,在佛教原始经典中是为探求有情众生生死苦恼的缘起而设立的。无明(对佛教真理不能自觉)为缘引起行(善恶行业),行为缘引起识(识别作用),识为缘引起名色(身心),名色为缘引起六处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),六处为缘引起触(反应),触为缘引起受(感觉),受为缘引起爱(妄执),爱为缘引起取(追求执着),取为缘引起有(存在),有为缘引起生,生为缘引起老死。以此次序构成了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”的相依相对的因果关系,而说为“十二因缘”。

后来的小乘论书把十二因缘同轮回相配,众生由过去的业而受现世的果报,由现世的业而受未来的果报,就有说众生涉三世轮回的次第缘起。《俱舍论》把十二因缘分成四种:一、刹那缘起,于刹那间立十二支;二、连缚缘起,十二有支因果无间,连续而起;三、分位缘起,立三世两重的因果关系,从胎生学的角度来解释十二因缘;四、远续缘起,悬远相续无始,而立十二支。其中分位缘起说为有部所采用。

依分位缘起说,过去世无始的烦恼,叫做无明。依过去世烦恼而作善恶行业,叫做行。无明和行,称为过去二因。由这过去二因,心识开始活动,在受胎的一刹那成为有情的分位,这就是识。受胎开始的第二刹那以后,六根尚未完备的有情分位,叫做名色。在胎内六根具足,即将出胎,叫做六处。出胎以后至二、三岁,只有接触感觉,尚未识别苦乐,叫做触。四、五岁以后到十四、五岁,对事物渐能识别苦乐,是为受。以上从识到受,称为现在五果。十六、七岁以后,爱欲渐盛,叫zuoai。三十岁以后,贪欲旺盛,叫做取。依爱取的烦恼,造种种的业,定来世的果,这就叫做有。以上爱、取、有,称为现在三因。依这现在世的三因而于未来出世的分位,叫做生。自生至死,叫做老死。生和老死,称为未来二果。这样,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的三世,加上两重的因果,合称为三世两重因果。

唯识宗立二世一重因果,《成唯识论》卷八设从无明到有十支为因,生和老死二支为果。此十因二果,必不同世。如从过现二世来看,十因在过去世,则二果为现在世;如从现未二世来看,十因为现在世,二果即在未来世,终究不出二世一重,所以称为二世一重因果。因为无明和行二支是引出识至受五支的因,所以这二支叫做能引支,五支叫做所引支,合这七支为牵引因。爱、取、有三支为因,缘起生和老死二支,所以称爱、取、有三支为能生支,或生起因,称生和老死二支为所生支,或所引生。

天台宗立思议生灭、思议不生不灭、不思议生灭、不思议不生不灭四种十二因缘,与化法四教(藏、通、别、圆)相配,说三因佛性。

十二因缘有各种观,与四谛观同为重要的观法。《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》卷四,归纳为四种观法:一、杂染顺观,即从无明缘行,行缘识等顺次而观迷惑之生起;二、杂染逆观,即把老死等安立谛说,从老死逆次第而观迷惑之生起;三、清净顺观,即从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而观成正觉之真理;四、清净逆观,即从老死灭是由生灭故等逆次第而观成正觉之真理。顺观亦称流转门,逆观亦称还灭门。顺观则为苦集二谛,逆观则为灭道二谛。